2024-12-13
本站讯(通讯员:孙迎辉)近日,天津大学工会举办以“当好主力军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2024年劳动竞赛成果展示评选会。微电子学院刘强教授获评天津大学教工示范岗标兵(全校仅10名)。
面向集成电路设计“卡脖子”关键领域,立足培养心怀“国之大者”、敢于突破原始创新、勇闯技术“深水区”的时代新人,刘强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秉承“价值引领、融合创新、多方协同”的育人理念,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重构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实施校企深度协同育人,积极探索实施面向未来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体系。
1.“思-产-学-研-智”五位一体,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
积极投身教学,讲授7门本科生课,1门研究生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课程思政。作为课程负责人,建设“华为芯片大阅兵”等课程思政案例8个,鼓励学生立大志、担大任,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相连。荣获天津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积极推动产学协同育人。依托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华为等头部企业共同建设《系统级芯片(SoC)设计》等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入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十周年项目典型案例”。将前沿科研技术成果反哺教学。以SoC设计面临的技术挑战为引导,设置 “功耗自适应计算”等10个工程案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运用数智化手段,实施项目制教学。学生借助课程知识图谱、AI助教等自主学习、设计、开发智能产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主讲的《系统级芯片(SoC)设计》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全国二等奖。
2.深化产教融合,创新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模式
作为研究生导师,依托企业重大工程项目,采取大鱼带小鱼的“从游”模式,使学生在跟游中学会如何为学、为事、为人。作为国家“芯火”平台的建设骨干,探索集成电路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牵头与华峰测试等集成电路领军企业建立芯片设计校企联合实验室、天津市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为研究生搭建了融入企业核心技术研发的一流实践平台。聚焦边缘计算领域的核心技术需求,依托15项企业委托技术研发项目组织研究生与企业专家协同攻关边缘计算面临的“存储墙”“功耗墙”“安全墙”难题,大幅提升研究生的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原始创新精神。指导学生获得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总决赛季军,学生获得习近平总书记给予的回信;培养的35名硕博士毕业生均成为华为海思等国内集成电路设计龙头企业的技术骨干。获得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作为产教融合育人优秀案例支撑学院研究生人才培养成果获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3.构建“异质异构集成”式集成电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在担任系秘书、院长助理、教学副院长等工作中,积极组织并实施了系列新工科教学改革,构建“异质异构集成”式集成电路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强芯梦”价值观引领塑造计划,建设集成电路专业课程思政案例库1个,着力激发学生行业使命担当。建立从“数理基础”到“集成微系统”的本研贯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由工程实训、虚拟仿真、学术研究组成的项目式、进阶型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建立教师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协同的校企协同机制,与华为、中芯国际、长电等企业共同开发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实验内容和实践平台。人才培养体系获2022年天津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2个专业均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4.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研创新
聚焦边缘计算芯片与系统面临的挑战,针对多元(存储系统-数据路径、速度-面积-功耗-安全)协同设计凸优化建模、目标驱动的芯片资源动态配置两个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可重构边缘计算芯片凸优化设计理论,包括可定制化AI芯片敏捷设计方法、功耗自适应计算芯片设计方法、以及故障攻击可配置防御方法。研发的高效AI推理芯片和SLAM加速器分别应用于数据高速分析平台、电网巡检无人系统,研制的安全评测和防御体系支撑了国产CPU和星载计算芯片的安全性、可靠性测评与加固设计。主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IEEE TC、TVLSI、TCAD、TPDS、IoT等SCI收录期刊论文44篇,以及MICRO(CCF-A类)、DAC(CCF-A类)、ASPLOS(CCF-A类)等高水平国际会议论文40余篇;积极对接产业需求,承担飞腾、鲲云科技、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等企业委托项目15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4项。
2024-12-19
2024-12-13
2024-12-12
2024-12-10
2024-12-05
2024-12-04
2024-12-02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