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8
本站讯(通讯员:赵雪)近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第十四届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分别在天津、合肥召开,微电子学院三位教授分获三大奖项,暨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实现学院省部级科技奖项零的突破。
4月10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天津礼堂召开,表彰2018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我院徐江涛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CMOS成像芯片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得了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徐江涛教授团队在成像芯片领域提出了微光成像理论;突破了时间延迟积分成像、大动态范围像素、高精度电路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多款具有国际水平的图像传感器芯片。据悉,该成果已获得美国发明专利授权2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2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2项,成果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研究成果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成果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月20-21日,第十四届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年会于安徽省合肥举行,以“智联网与未来”为主题开展了学术交流、技术研讨和成果转化、展览展示及2018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等活动。由我院马凯学教授牵头,华南理工大学及东南大学单位参与的“电磁耦合分离调控机理与方法”荣获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马凯学教授创新提出的电磁耦合分离调控理论及电路设计方法,为混合电磁耦合滤波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新思路。专家意见给出“该成果理论创新性强,方法有效,途径正确,应用效果明显,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新型类椭圆函数滤波器拓扑结构为国际上首次提出”。
由我院李玲霞教授负责的“集成化介质元器件及高性能新型介质材料”荣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集成化介质元器件是以高性能介质材料为核心的无源元器件,在航空航天、电子对抗等军事领域和移动通信、汽车电子等民用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是国家重大战略中的关键与核心。李玲霞教授所带领的天津大学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实验室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品配套、863计划等50余项高水平科研项目,授权发明专利91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03篇。本项目开发的产品在集成元器件上限工作温度、滤波性能及调谐性能方面有很大提升,已应用于重点工程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微电子学院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科技工作会议精神,主动布局重要科研方向,聚焦国家需求和世界前沿、扎根国民经济主战场,营造良好的科研攻关氛围,学院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已初见成效。
2025-07-02
2025-06-25
2025-06-20
2025-06-19
2025-06-13
2025-06-13
2025-06-12
2025-06-11